技术应用

    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应用 > 精度之争:为何在高要求项目中,陀螺定向正在取代传统磁导向?
技术应用

精度之争:为何在高要求项目中,陀螺定向正在取代传统磁导向?

精准的定向测量是确保井眼按设计轨道前行,有效避开邻近井筒,并最终精确命中地下靶点的核心技术。

长期以来,磁导向技术是定向测量的主流方案。然而,随着项目复杂度与精度要求的日益攀升,陀螺定向技术在高要求项目中逐渐成为新的行业标准。

传统磁导向技术的局限

磁导向这一技术成熟、成本相对较低,但其精度受制于一系列无法彻底规避的环境因素。

磁干扰—— 致命的弱点

任何铁磁性物质或外部磁场都会影响地磁场测量数据,导致方位角计算出现严重偏差。干扰源无处不在:

井下干扰:钻柱本身、钻杆、套管等均是巨大的铁磁源。即便使用“无磁钻铤”来隔离,其效果也常因钻井液性能、地层变化等因素而打折扣。

地层干扰:某些地层岩石具有强磁性,会产生局部磁场,扭曲地磁场信号。

磁偏角误差

地磁北极与地理真北极并不重合,夹角称为磁偏角。该角度随地理位置和时间不断变化。

在地球磁极附近(高纬度地区),地磁场的水平分量急剧减弱直至近乎为零。

陀螺定向技术:高要求项目的 “最优解”

陀螺定向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摆脱了对地球磁场的依赖,测量地球自转角分量确定真北。通过 “陀螺仪 + 加速度计” 的捷联集成,解算方位角、井斜角、工具面角。ER-Gyro-19 MEMS陀螺工具定向短节在这一技术基础上,新增了 “与磁通门兼容” 的关键设计,成为高要求项目的 “首选方案”。

突破磁干扰,原位替换无改造成本

ER-Gyro-19不依赖任何磁敏感元件,在套管井、钻杆密集区等强磁环境下,方位精度仍能保持极高水平;其电气接口与机械结构完全兼容现有磁通门短节—— 无需更换探管、调整工具串布局、重新适配控制系统等,原位安装即可使用。

具体精度表现为30s 快速对准,方位精度达 ±1°;90s 精确对准,方位精度达 ±0.5°。井斜测量角度达0.1°;陀螺工具面角精度可达1°/secL。

突破小井斜盲区

ER-Gyro-19 通过优化算法,0°以上的井斜角都稳定输出方位角、工具面角。

2°以内井斜方位角精度保持在 3°以内, 2°-5°范围时,方位角精度优化至 2° 以内;彻底解决了传统磁导向与部分陀螺工具在小井斜段的 “数据无效” 问题。

多模式测量 + 小型化集成

多测量模式:支持随钻测量(实时控制轨迹)、点测(定点校准)、连续测量(长距离轨迹记录),数据更新率达 100Hz,可快速采集钻孔数据,减少非生产时间;

极致小型化:紧凑设计,整体尺寸为 136.8mm x 20.3mm x 19mm,重量≤150g,可轻松嵌入探管等狭小前端空间,适配性远超传统陀螺与部分磁通门设备。

突破极端环境

高温适应:常规型号支持 5~85℃工作,ER-Gyro-19H 型号可在 5~125℃高温环境下稳定运行,满足不同地域的需求;

抗振抗冲击能力:采用 “全固态设计”(无机械运动部件),并内置内台体。能在随机振动的环境下稳定输出测量数据,满足深层钻井 “起下钻冲击” 的严苛要求。

陀螺定向逐渐取代传统磁导向,本质是高要求项目的 “需求升级” 与 ER-Gyro-19 的 “技术适配” 形成了精准匹配 —— 不仅解决了磁导向的精度缺陷,还通过兼容设计降低了应用门槛,从 “精度、成本、效率” 三个维度实现了超越。



相关新闻

1.精度之争:为何在高要求项目中,陀螺定向正在取代传统磁导向?

2.加速度计如何成为航空航天领域的“感知核心”?

3.为什么MEMS技术能让寻北仪变得又小又便宜?

4.如何用一款指甲大小的传感器,精准捕捉微重力世界的每一个细节?

5.超高精度MEMS加速度计能否撼动石英加速度计的市场地位?

6.MEMS陀螺定向短节与传统陀螺工具的区别?


相关产品

用于定向钻孔/开孔定向仪的MEMS定向短节
专用陀螺工具定向短节
MEMS陀螺工具定向短节(可替代磁通门定向短节)
高性能航姿参考系统AHRS
高性价比航姿参考系统AHRS
测绘级 & 超高精度MEMS组合导航系统

留言咨询




在线客服系统